光泽苔藓

光泽苔藓

概述:光泽苔藓(lichen nitidus)为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皮肤病。临床特点为帽针头大小具有光泽的小丘疹,多数聚集,但不融合,好发于阴茎、腹股沟及下腹部等处。本病好发于中年男性,有报告发生于儿童者不在少数。组织学有特征性,预后良好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本病好发于中年男性,有报告发生于儿童者不在少数。

病因

病因:病因尚未明确。以往认为与结核有关。有学者根据某些光泽苔藓与扁平苔藓同时存在,部分扁平苔藓的散在性小丘疹与光泽苔藓的丘疹不易区分,认为光泽苔藓是扁平苔藓的一个变异。但根据两者的临床和皮肤免疫病理不同及组织学有各自的特点,它们仍应为独立的疾病。另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由变应原或感染引起的反应,也有人认为是独立的炎性肉芽肿,但均未确证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发病机制不清楚,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由变应原或感染引起的反应,也有人认为是独立的炎性肉芽肿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损害为直径1~2mm大小,微高出皮面的扁平、坚实丘疹,呈圆形或多角形,正常皮色或淡红、黄褐色、表面有光泽,多数聚集,但不融合,大小始终不变,周围无炎症,有时表面有细薄鳞屑,或轻度摩擦皮损,可见少量鳞屑,玻片压视,显示乳白色小点。皮损有时可呈环状排列,少数病例呈泛发型或融合型,后者皮损呈红黄或棕黄色斑块,被覆细小鳞屑,周围可见少数散在皮疹。若外伤或搔抓,可出现同形反应。好发于阴茎(图1)、包皮、龟头、阴囊,亦可见于下腹、乳房、腹壁、臀部及膝肘伸侧,一般不见于颜面及头皮。融合型者主要见于四肢及皮肤皱褶部,如颈围、妇女乳房下部,发生于下肢者,有时可呈紫癜状,类似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。掌跖很少受累,掌跖光泽苔藓的报道少见,表现为掌跖的对称性过度角化性红斑、裂隙和砂纸样的损害。偶见黏膜损害,呈细小灰白色扁平丘疹或斑块,指(趾)甲亦可受累,出现纵嵴、肥厚、脆裂等,但比较少见。经过中可并发扁平苔藓。一般无自觉症状,偶有痒感,有的甚至是剧烈瘙痒,无全身症状。病程由急性开始,经过徐缓,逐渐增多,可自行消退,但易复发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组织病理:有特征性。真皮乳头有以淋巴细胞、组织细胞为主的灶状浸润,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、嗜色素细胞、上皮样细胞,偶见朗汉斯巨细胞,无干酪样坏死,界限清楚,其两侧表皮突向下延伸,包绕着浸润细胞呈抱球状。在浸润灶内,胶原纤维破坏,弹力纤维消失,可有毛细血管扩张。血管壁可增厚,有时血管可闭塞。灶性浸润顶部表皮变薄,基底层液化或消失。

诊断

诊断:根据临床表现,皮损特点,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应与下列疾病鉴别:   
    1.扁平苔藓  两者常合并发生,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,鉴别点见表1。
    2.结核性苔藓  主要发于躯干,为圆锥形小丘疹,多与毛囊一致,簇集成片,体内常可查见结核灶,组织病理象有结核样灶状浸润,但无毛细血管扩张,基底层无变化。
    3.毛发苔藓  多发生于四肢伸侧,丘疹与毛囊一致,表面有角化鳞屑,其下常有卷曲毳毛。

治疗

治疗:本病有自愈倾向,一般无需治疗。可酌情服用维生素A、D,或试用异烟肼,或注射铋剂,亦可促其早期消退。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霜,或间苯二酚(雷琐辛)软膏、5%水杨酸软膏有帮助。对少数孤立损害或时久不退者,可考虑电灼、冷冻。可服除湿丸及散结灵。

预后

预后:预后良好。病程由急性开始,经过徐缓,逐渐增多,可自行消退,但易复发。

预防

预防:去除可能诱发因素,避免局部刺激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